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人大要闻-工作动态
分享到:
人大代表就在身边|陈建业:一位人大代表的“三本账”
  • 2025-08-13 17:16
  • 来源: 南方+
  • 发布机构: 市人大办
  • 【字体:    

雨后初晴,陆丰市城东街道上陈村的小棚虾养殖基地波光粼粼。陈建业踩着泥泞的田埂,弯腰捞起一网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这批虾苗再养20天就能上市,今年村集体又能增收90万元!”作为汕尾市人大代表、上陈村党委书记,他的笔记本里记着一组组硬核数据——全村流转土地1300余亩,农户分红7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


土地账:从“分田到户”到“分红到人”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村里的领头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谈起自己的双重身份,陈建业感慨道。

近年来,他始终立足主责主业,肩负“实干”之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奋勇攻坚的精神勇挑重担,在助推“百千万工程”中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三亩零散水田自种年收入不足1500元,入股后保底分红就有2100元……”2023年6月,陈建业带领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讲解经济账。“这钱比我自己种田还多!”陈伯的指尖在纸上重重摁下红手印。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思想破冰”行动,最终让406户农民变身“股东”,900多亩碎片化农田连成现代化养殖基地。

在陈建业的带领下,上陈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将超过900亩的坑塘水面转化为“股票塭”,由陆丰市郑培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小棚虾养殖示范基地,专注于南美白对虾的特色养殖,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土地流转红利。

民生账:心系“一老一小”托起“朝夕幸福”

8月2日至6日,陆丰市经历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面对来势凶猛的强降雨,陈建业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徒手清除排水口垃圾,精准定位堵塞点打开“水路”,还担当交通劝导员引导车辆绕行,防范次生事故。


“阿婆别怕,我背您走!”由于河道水位急速上涨,村内小棚虾养殖基地安全形势严峻,陈建业迅速带领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及党员志愿者赶赴现场转移人员。他弓着背在洪流中跋涉,将老人安置到避灾点。

这种“我先上”的担当精神,早已融入他的日常履职。他特别关注“一老一小”需求,建议在城东街道规划建设综合性老人居住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同时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人大代表为人民’七字重如千钧。”陈建业常说这句话的分量。在村头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陈某曾含泪诉说子女就学负担:“三个娃的学费压得我喘不过气。”陈建业当即协调对接街道办启动应急救助机制,三天内完成申报,当月发放助学金5000元。“联络站不是摆设,是解决问题的前线!”他坚持每月15日雷打不动坐班接待选民,四年间推动解决民生诉求85件。

在陈建业看来,唯有站在人民的立场“倾听”,走进任务一线、弱势群体、复杂声音、对立层面“倾听”,真正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发展账:绿水青山间的长远谋略

在倾心为民办实事的同时,陈建业深知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当得知明代抗倭烽火台面临拆迁,陈建业心急如焚。这座由“三色土”夯筑的遗迹,不仅是抗倭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村民的情感图腾。他查阅《陆丰县志》考证历史价值,走访村里多位老人收集口述史料,最终形成近万字的保护建议。在专家论证会上,他动情陈述:“这些残垣断壁里,挺立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

站在乌坎河闸口,陈建业指着泛黄的水流神情凝重:“这水关系5个乡镇50万人的生活,不治不行!”他提交的《乌坎港河道水闸口改造升级议案》引发热议——从活性炭吸附技术到智慧监测系统,方案直指生态痛点。更难得的是,他提出“分段治理、试点先行”策略,建议优先改造东海街道段闸口,打造治理样板。

陈建业的环保实践在上陈村早已生根发芽。药场山林旁曾堆积如山的5.8吨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长达十年。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发起“垃圾清零”行动时,不少村民摇头:“这烂摊子能收拾干净?”他带头跳进垃圾堆清运废料,连续奋战三天。清理完成后,又在裸露土地上种下了48棵芒果树。

如今,这位总爱往田埂跑的“农民代表”,又带着新蓝图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他坚信,只要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团结全村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上陈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8 (C)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02号   粤ICP备06091199号
网站地图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汕尾市人大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