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人大要闻-工作动态
分享到:
人大代表就在身边|钟桂琴:扎根童心的非遗“播种人”
  • 2025-08-25 16:31
  • 来源: 汕尾手机台
  • 发布机构: 市人大办
  • 【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机,让文化自信在幼小心灵扎根?汕尾市人大代表、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钟桂琴,用她的履职行动给出了亮眼的答案。她深耕幼教一线,视文化传承为使命,积极推动非遗“从娃娃抓起”,让家乡的记忆看得见、乡愁记得住、匠心悟得着。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为童心播撒文化种子的人大代表——钟桂琴。
  在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里,色彩斑斓的钱鼓在孩子们的手中转动,稚嫩的舞步虽显生涩,但那份对家乡艺术的热情却格外动人。引领他们走进这片文化天地的,是园长钟桂琴。作为汕尾市和陆丰市两级人大代表,钟桂琴敏锐地意识到,非遗的活态传承,根基在校园,尤其在充满可塑性的童年。

小朋友:这个钱鼓舞敲起来咚咚响,我很喜欢。

小朋友:我以后想去更大的舞台上跳钱鼓舞,(让更多)小朋友看到,(看到会怎么样呢),她们都会学。

  在这节充满童趣的课堂背后,是钟桂琴代表的深入思考和扎实调研。履职期间,她积极参与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投身“百千万工程”宣传;在绿美汕尾的“林下小舞台”上放歌,在禁毒宣传中贡献力量。更让她萦绕于心的是,她在基层走访中发现陆丰市在钱鼓舞非遗传承方面虽已取得亮眼成绩,获得各界赞誉,但如何让这些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如何从青少年群体入手,推动非遗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承,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她感到了人大代表沉甸甸的责任。

汕尾市人大代表 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 钟桂琴: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非遗活动往往止步于热闹的表演和展示,没办法真正进入孩子日常的学习体系,一些乡村学校的孩子接触机会更少,我觉得文化自信得从娃娃抓起,从点滴行动做起,这句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要在娃娃心里留下烙印,这烙印就是家乡的味道、文化的根,非遗进校园,我觉得必须系统化常态化,让孩子能摸到、玩到、感受到。

  钟桂琴代表带着沉甸甸的思考,郑重提交了《关于促进钱鼓舞传承发展的建议》。她呼吁将钱鼓舞等本土非遗系统性地融入基础教育体系。她的声音得到了回应。闭会期间,她也并未停下脚步,在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通过陆丰市文广旅体局和非遗保护中心牵线搭桥,“陆丰皮影戏传承教学点”和“钱鼓舞培训教学点”在她所管理的东海中心幼儿园正式挂牌。

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洪芬:教学点的设立意义太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有了专业的平台和资源的支持,以前可能只是看个表演,现在是真刀实枪的学手艺、听故事、做道具,孩子们的变化很明显。

钱鼓舞传承人 陈碧滢:我们在幼儿园设置钱鼓舞课程,主要是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文化的种子,避免缺失年轻受众和传承,这样也能(发展)潜在文化传播者。

  履职之路,步履不停。从幼儿园的方寸天地,到人大代表更广阔的履职平台,钟桂琴始终用“文化”这根坚韧的丝线,串联起童心、乡愁与代表担当。她深信,当非遗的记忆镌刻进一代代孩童的生命体验,文化自信的力量必将生生不息。

汕尾市人大代表 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 钟桂琴:每次看到他们沉浸在钱鼓舞的节奏里跟着老师翩翩起舞,或是专注地给皮影上色,我就特别感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理解了什么是“家乡的瑰宝”,什么是“传承”,挂牌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未来如何用好这个平台,把活动做实做深,让城乡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非遗启蒙教育,这是我接下来的履职重点方向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8 (C)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02号   粤ICP备06091199号
网站地图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汕尾市人大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