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时,许楚尧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人民军队和国防事业;退役后,许楚尧依然在新的“战场”上发光发热。作为陆丰市博美镇人大代表、博头村党支部委员,同时又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他将在部队熔炉锻造的硬朗作风、党员先锋的政治本色与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融为一体,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与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中,书写着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点滴中闪光,在风浪中绽放。
村巷里听民声: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功”
在博头村,许楚尧的手机通信录密密麻麻存着300多户村民的电话;他的电脑文档里,详细记录着一条条带着“泥土味”的“民情清单”。
“许代表,村口路灯又‘罢工’啦!”“许代表,这医保缴费App咋操作?”……村民的“点单”,就是许楚尧行动的号角。“当过兵,骨头里就得有股较真劲;是代表,肩上就得扛起群众的期盼。”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走村入户,是他的履职常态。五保户许大爷屋顶漏雨,愁容满面。许楚尧得知后,当天便协调村委干部,带着工具材料上门修缮。看着他利落的动作,许大爷感慨:“许代表办事,真是当兵那股雷厉风行的劲儿!”面对村民对城乡医保政策的疑惑,许楚尧依托“入户联心”机制,揣着政策宣传册,逐户耐心解读,用最朴实的乡音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无论是垃圾清运不及时的“环境堵点”,还是出行道路不畅的“民生痛点”,他都一一梳理建档,积极协调推动解决。在他的带动下,一件件“老大难”问题得以化解,村容村貌悄然蝶变,村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他用军人的高效执行力、党员的强烈责任心,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党员就在眼前,事情办得实在!”
危难时显本色:人大代表担当的“大考场”
8月以来,陆丰市遭遇连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地处低洼的博头村,面临着“内涝外顶”的双重威胁。曾亲历部队抗洪抢险的许楚尧,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汛期就是战期!作为党员、作为代表,必须冲在最前!”许楚尧第一时间带领网格员日夜巡河查险、在低洼易涝路段设置醒目警示牌,一遍遍通过大喇叭提醒村民远离危险水域——这些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正是他将军旅经验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
真正的考验在8月5日上午降临。许楚尧与同事许炳旺在例行汛情排查时,惊见一辆过路车辆误入受浸农田,洪水迅速淹没车轮,车内人员被迫爬上车顶,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部队锤炼出的应急反应能力让他瞬间冷静:判断水流方向,规划救援路线。“别慌!我们马上拉你们过来!”他一边大声呼喊,稳定受困群众情绪,一边以村党支部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身份,果断召集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组成临时救援小队,指令清晰,分工明确。
此时水深已达1.5米,脚下是泥泞不堪的田地。许楚尧毫不犹豫,第一个涉入湍急的洪水中,奋力向被困车辆游去。军旅生涯锻造的强健体魄和坚韧意志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与同事一左一右,在齐腰深的激流中死死稳住车身,咬紧牙关,一步一挪地将漂移的车辆艰难拖向安全道路。靠近高地后,他又小心搀扶惊魂未定的受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整个救援过程紧张高效,惊心动魄。
救援结束,浑身湿透的许楚尧顾不上更换衣物,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党员突击队投入新一轮的隐患排查:加固危房隔离带、协助低洼处村民转移、滚动播报最新水情……“部队教会我‘轻伤不下火线’,代表身份和党员责任更告诉我,‘群众安危大于天’。平时功夫下得深,关键时候才能顶得上、靠得住!”疲惫却坚定的声音,在风雨中格外清晰。
从走村串户、倾听民意的“绣花功夫”,到闻“汛”而动、抢险救灾的“雷霆速度”,许楚尧的履职足迹,清晰地勾勒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充分展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日常履职”的细水长流中书写忠诚,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中诠释担当,让“人大代表”四个字在基层沃土上闪耀着温暖而恒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