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靖,是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党委书记,也是海城镇人大代表。自任职以来,她始终以“为民发声、为民办事”为工作核心,将人大代表职责与社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依托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区从“问题突出社区”蜕变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标杆人物。
在海城镇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一处“温馨照相馆”,这里虽然没有专业影楼的奢华布景,但却凝聚着社区党员干部对老年人的关爱。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反映的“办证拍照难”问题,该社区党委书记彭小靖便联系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温馨照相馆”便民服务,为辖区老年人免费拍摄证件照,并送上精修洗好的照片。
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居民 彭小如:我在南门社区住了几十年,(社区)变化非常大,以前老人办个证件,一定要子女请假,陪着跑好几趟,有时候腿脚不方便的时候真的是很麻烦,现在有了“温馨照相馆”,我在家门口走出来就能免费拍照、代办,我的老伴去年就是网格员帮忙换的身份证,省心了很多。
针对南门社区老龄化程度高、单亲困境儿童多的特点,彭小靖牵头搭建“线上+ 线下”民意收集渠道。两年来,通过这些渠道,社区收集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环境治理等诉求140余条,均逐一推动解决。
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网格员 张伟福:在(彭小靖)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把“为民办实事”做实做细,去年我们还协助了30多位老人免费(换)身份证,(办理)粤港澳证件回执,今年还在背街小巷装了10盏太阳能路灯加监控,既照亮回家路,又提升社区安全,化解矛盾时,按(彭小靖)书记指导借助红色智慧调解队的力量,遇纠纷先上门倾听、了解,再联合老党员线上或现场调解。(社区)网格矛盾化解率超过98%,居民满意度提升了。
海丰县海城镇人大代表 南门社区党委书记 彭小靖:我们紧扣社区“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求,把代表的履职嵌入基层治理的细节,线上靠“粤治美”“民情地图”,设置了“居民说事”平台,线下是每个月15日,通过“夜谈悦好”的谈话会跟群众见面,我们还在南门湖以及益民街闲置空地设置了“邻里板凳宽”的居民说事点,方便老人家建言,既听民意又解难题,让履职有实效。
为更好解民忧,彭小靖创新“志愿赋能+积分激励”基层治理新模式,破解老旧社区治理难题。
海丰县海城镇人大代表 南门社区党委书记 彭小靖:组建了10支志愿队,有200多名志愿者发力,红色智慧调解队今年线上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巾帼巡逻队、骑手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内积极排查隐患,“金厝边”志愿服务队营造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我们社区也实施了积分制管理办法,我们的居民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获得积分,所得的积分可以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带动了助人为乐、文明向善的热潮。
从“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彭小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曾获“汕尾市十大善美好网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她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基层治理一线书写履职答卷。
海丰县海城镇人大代表 南门社区党委书记 彭小靖:关键是要把“为民”两个字刻在心里、落在行动上,首先得俯下身子听民意,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诉求,我总喜欢带着民情本穿梭在社区的背街小巷里,在“邻里板凳宽”的说事点陪老人家聊天,在“得趣书吧”跟小孩子谈心,“骑手之家”外卖员休息时候的随口建议我都记下来,只有摸清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履职才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