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锁药房到医疗康养,从投资教育到投资生态农业,陆丰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欧炎不断拓展着事业的边界,始终将务实与创新融入血脉,努力将民声与政府紧密相连,尽己所能服务社会。
敢闯敢干的“多面手”
欧炎199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后获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0年,他创办了广东保健堂连锁大药房有限公司,开始在医药行业积攒资源;2013年,他创办广东德丞血净医疗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参与陆丰市中医医院的发展与建设;2017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办广东省灵螣有限公司,从事教育、康养等民生产业投资;2019年,他在汕尾市城区投资运营了一家国际化规范幼儿园。近几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他又涉足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如今,欧炎旗下企业已涉及医药、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
2021年11月,欧炎当选为陆丰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为一名在外闯荡多年返乡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欧炎非常关注汕尾民营企业发展,多次到民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困难,向企业宣传政府最新惠企政策,指导企业用好、用活惠企政策,交流管理经验,为小微企业牵线搭桥对接业务。在他看来,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于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欧炎起草形成了《关于促进小微民企入驻产业园区 培植壮大镇域经济基础的建议》,详细分析小微民企入驻产业园区的困难,并从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招商政策、完善园区配套、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心系群众的“热心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陆丰人,欧炎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不仅关注宏观经济发展,更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1月6日,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汕尾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乡村文化集市(汕尾·陆丰)+禁毒宣传”——“同创禁毒示范城市 人大代表一起行动”在陆丰市甲子镇举行。欧炎利用自身医药行业资源,邀请南方医科大学专家团队为近500名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发放便民药品400多份。
“代表履职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我作为陆丰市人大代表一员,从业医药行业多年,这次得到南方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开展关爱‘一老一小’的义诊,为群众办实事。”欧炎说。活动期间,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能就近享受到这么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办幼儿园以来,欧炎尝试将陆丰的国家级、省级非遗英歌舞、钱鼓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性地融入学前教育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体验和亲子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幼儿教育既饱含文化韵味,又焕发满满活力。
多年来,欧炎始终怀揣热忱公益之心,深耕民生福祉领域。他秉持公益初心慷慨解囊,既为碣石玄武山旅游事业赋能、助力甲西培南小学完善基建,更在扶贫助困、社会治安等关键领域持续投入,以实际行动为地方发展添砖加瓦,为民生改善传递温情力量。

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以来,欧炎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使命担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树起“走在前列、当好表率”的标杆形象,主动扛起绿美生态建设实践者、宣传者、推动者的多重责任。他积极投身“人大代表林”打造工作,连续三年参加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专题调研、“和美乡村·我助绿”“绿美行动齐植树 绿美陆丰同建设”“助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人大代表持续行动”主题植树活动,并踊跃捐资支持。欧炎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用汗水浇灌绿色希望,获陆丰市人大常委会颁发的“建设‘人大代表林’留念”牌。他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转化为绿美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更以点带面点燃了广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共建美丽家园的热情,凝聚起全民共治共享的绿美生态建设强大合力。
近期,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助力爱国卫生运动履职活动。身为人大代表的欧炎又一次积极响应,主动捐赠防蚊灭蚊物资,精准对接基孔肯雅热防控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打赢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坚实的代表力量。
经济发展的“建言者”
秉持大局观的欧炎,履职视野从未局限于自身企业的经营版图。拥有191公里海岸线和22.65万公顷海域面积的陆丰,如何用好海洋资源,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
经过深入调研,欧炎发现了甲子渔港的困境。“由于各种原因,现如今的甲子渔港被降级为所谓的‘二级渔港’,基础建设十分滞后,泥沙淤积严重,”他在《关于建设甲子渔港新区的建议》中写道,“三甲地区的老百姓希望政府能够重新重视甲子渔港的建设。”
欧炎仔细梳理了甲子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绘制甲子渔港全新蓝图,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渔港新区;组建强有力的甲子渔港新区领导机构。
人大代表的“金点子”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今年8月,陆丰市渔港经济区成功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审批,被确立为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试点项目,甲子渔港核心区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接地气、高质量的建议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必须在生产生活中多听、多观察。有扎实的调研才有发言权。”欧炎谦逊地说。
今年七月,欧炎顶着烈日与其他代表一起积极参与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集中履职月活动,深入全市典型村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足迹遍布陆丰的乡村田野。
博美镇蛟溪村的水果种植产业链条延伸到哪?河东镇青山村的荔枝销路有多宽?城东街道高美村的“茶人才”从哪来?国道324线河西段风貌提升项目进展如何?八万镇如何打响“文德单丛茶”知名度?南塘镇竹坑村特色种植产业如何带动村民增收?……每到一处,欧炎与代表们不仅看“面子”,更重“里子”,追问政策如何落地、资源如何整合、利益如何联结。
调研中,欧炎特别关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他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城乡人力资源带上社会资本到农村去,利用高标准农田实施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让更多农村年轻劳动力得到职业技能培训。
如今,欧炎的履职脚步仍在继续。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让人大代表的风采在每一次基层声音的传递中熠熠生辉,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小事里闪闪发光!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02号
